7月9日至14日,湖南工程学院思政教育研究基地成员刘家骅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“三下乡”实践团走进岳阳县月田镇中心小学、新墙镇清水村中心小学等,开展“社科普及进乡村”系列宣讲活动。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思政课,挂牌成立“湖南工程学院思政教育基地”,通过“模块化实践+精神解码”的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。


一、模块化实践:科技为载体,精神为内核
活动精心划分为互动性强、主题鲜明的三大模块。实践团队通过“水果发电实验”“智能机器人演示”“科学家精神宣讲”等特色活动,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直观有趣的互动体验,激发乡村儿童对科技的兴趣,同时在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家精神传承,实现科技传播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。
二、科技实践点燃创新火花
1.水果发电奇妙实验室
在“水果发电”实验环节,团队成员以柠檬为材料,带领孩子们动手连接电极、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来判断是否产生电流。“原来水果也能发电!”五年级学生李昊兴奋地记录着实验数据。团队成员趁机讲解清洁能源知识,并引申到“双碳”战略,鼓励孩子们关注环保、立志科技创新。

2.机器人嘉年华
智能机器人展示区更是围满了好奇的学生。团队展示了自主编程的机器人舞蹈、避障行走等功能,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人工智能原理。“机器人好厉害!我以后也想设计能帮农民干活的机器人!”六年级学生王雨桐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尝试了简易编程操作。团队成员结合“中国智造”成就,讲述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的故事,强调“核心技术要靠自己拼搏”的奋斗精神。

三、科学家精神自然浸润
在“科学家精神宣讲”主题课堂上,湖南工程学院思政研究基地刘家骅及实践团成员陈锃等以钱学森、袁隆平等科学家的事迹为例,通过情景剧、问答互动等形式,生动诠释“爱国、创新、求实、奉献”的科学家精神。孩子们在便签上写下感悟:“我要像袁爷爷一样,用知识让家乡变得更美好!”

活动期间,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与月田镇中心小学、新墙镇中心小学等共同建立了“思政教育基地”。月田镇中心小学周政主任表示:“基地的成立是校地合作的新起点,未来将通过定期支教、远程课程、师资培训等方式,持续为乡村教育引入思政与科技资源。”
据悉,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已连续多年开展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,此次岳阳县之行是电气与信息工程与香港六合彩预测专家
联合推动“大思政课”与社会实践结合的重要举措。学校将以思政教育基地为纽带,持续深化校地合作,助力乡村振兴,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本领、践行责任担当。未来,也将以“三下乡”为载体,继续深化“三下乡”活动内涵,引导更多青年学子走进乡村、服务社会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链接://m.voc.com.cn/portal/news/show?id=30013022